使用硫化氢电极监测子宫肌瘤患者血浆中H₂S浓度的变化,是一种研究H₂S与疾病关联的有效方法。以下是关键步骤和注意事项:


1.样本前处理


抗凝处理:采集血浆时使用肝素或EDTA抗凝,避免溶血(红细胞内含H₂S会影响结果)。


快速处理:H₂S易挥发且易被氧化,样本需在采集后30分钟内离心(4°C,3000 rpm,10分钟),分离血浆后立即测定或-80°C保存(短期可-20°C)。


缓冲液添加:测定前用碱性缓冲液(如pH 9.0的Tris-HCl)稳定H₂S,减少挥发。


2.电极校准


标准溶液配制:用Na₂S或NaHS配制H₂S标准液(如0.1μM~100μM),现配现用(溶于脱氧去离子水或缓冲液)。


校准曲线:在相同温度下(如25°C)绘制电极响应曲线(mV vs.log[H₂S]),确保线性(R²>0.99)。


3.测定步骤


温度控制:全程在恒温(如25°C)下操作,避免温度波动影响电极灵敏度。


反应体系:将血浆样本与等体积缓冲液混合,插入电极,待读数稳定(通常2~5分钟)。


干扰排除:


抗氧化剂:加入抗坏血酸(1 mM)抑制H₂S氧化。


金属离子:用EDTA(0.1 mM)螯合金属离子(如Cu²⁺、Fe³⁺)。


4.数据分析


浓度计算:根据校准曲线将电极响应值转换为[H₂S]。


对照组设置:需匹配健康人群或非肌瘤患者的血浆样本,排除个体差异。


统计方法:采用t检验或ANOVA比较组间差异,考虑年龄、月经周期等混杂因素。


5.注意事项


电极维护:使用后用去离子水清洗,长期不用时干燥保存。


质量控制:每批样本加入高/低浓度质控品,确保电极稳定性。


交叉验证:可辅以亚甲基蓝法或荧光探针法验证结果。


6.预期结果与意义


子宫肌瘤患者:可能显示血浆H₂S浓度降低(与正常组相比),因H₂S的抗增殖和血管舒张作用可能与肌瘤生长抑制相关。


研究价值:为探索H₂S作为疾病标志物或治疗靶点提供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