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索大鼠初级听皮层神经元的兴奋性频率反应域的特征。方法应用细胞外记录方法,用钨丝微电极记录大鼠初级听皮层神经元的单位放电活动,并用Brainware分析软件采集得到该神经元的频率-强度反应域即兴奋性频率反应域。结果在大鼠初级听皮层共记录到106个神经元的单位放电活动,其最佳频率的范围从2~45 kHz。根据神经元的兴奋性频率反应域形状的不同可将它们分为6类:U型(29.5%),V型(20%),低尾高锐型(19%),封闭型(15%),低频倾斜型(7.5%),多峰型(9%)。结论大鼠初级听皮层神经元的兴奋性频率反应域具有多种类型,而不同的兴奋性频率反应域的形成机制可能相同。


听觉系统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构筑特征就是其音频定位结构",它主要取决于个体神经元对不同范围内频率的敏感性。而频率敏感性则是通过听觉神经元对声音的频率反应域(frequency response area,FRA)来表现的。听觉上行通路中皮层下的各级核团内神经元的兴奋性频率反应域(excitatory frequency response area,eFRA)呈现出逐级修饰加工的变化。这样的变化很好的反应了声音信息在听觉上行通路中加工,细化的过程。很多文献对此作了详细的报道2,3。对猫及蝙蝠初级听皮层神经元(primary auditory cortex A1)反应特征的研究表明这些动物初级听皮层神经元的兴奋性频率反应域具有不同的类型,这些不同的类型可能解释了某些听觉相关的心理生理学现象。在听觉功能的研究中,大鼠是应用最为普遍的实验动物之一,但对它的初级听皮层神经元兴奋性频率反应域的研究和分析的报道却很少。因此,本实验采用大鼠为实验对象通过细胞外记录的方法对其初级听皮层神经元的兴奋性频率反应域进行初步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