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线:021-56056830,66110819
手机:13564362870
热线:021-56056830,66110819
手机:13564362870
摘要
重金属污染沉积物的修复是环境治理的重要挑战。本研究利用微电极技术实时监测微生物-植物联合修复体系对沉积物中镉(Cd)和镍(Ni)的去除效果。实验选取黑麦草(Lolium perenne)与耐重金属根际细菌(Pseudomonas putida)构建修复系统,通过微电极测定沉积物-根系界面的pH、氧化还原电位(Eh)及重金属离子活度动态变化。结果表明,微生物-植物联合处理显著提高了Cd和Ni的去除率(分别达68.3%和54.7%),且根际微区pH下降(ΔpH=1.2)和Eh升高(+152 mV)促进了重金属从沉积物中解吸。微电极技术为揭示植物-微生物-重金属相互作用机制提供了原位观测手段,对优化联合修复策略具有重要价值。
1. 引言
工业废水排放导致河流、湖泊沉积物中Cd和Ni等重金属积累,因其毒性和生物累积性对生态系统构成长期威胁。传统物理化学修复方法(如淋洗、固化)成本高且易破坏沉积物生态功能,而植物修复(Phytoremediation)结合微生物强化(Microbial-assisted phytoremediation)因其环境友好性成为研究热点。
植物修复效率受根际微环境调控,而微生物可通过分泌有机酸、铁载体等改变根际pH和Eh,进而影响重金属形态(如Cd<sup>2+</sup>→Cd-有机络合物)。然而,传统采样分析方法(如ICP-MS)无法实时反映根际微米尺度下的动态过程。微电极技术(Microelectrode)具有高空间分辨率(μm级)和快速响应特点,可原位监测根际的pH、Eh及重金属离子活度,为揭示联合修复机制提供新视角。
本研究联合应用氧化还原微电极(Pt/Ir)、pH玻璃微电极和Cd/Ni离子选择性微电极(LIX),监测黑麦草-Pseudomonas putida体系修复沉积物中Cd和Ni的过程,旨在:
量化微生物对植物吸收重金属的促进作用;
解析根际微环境动态变化与重金属迁移的关联性。
2. 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材料
沉积物:采集某电镀厂下游污染沉积物(Cd 12.5 mg/kg,Ni 85.3 mg/kg),风干后过2 mm筛。
植物与微生物:黑麦草(Lolium perenne);耐重金属菌株Pseudomonas putida MTCC 1194(产铁载体和ACC脱氨酶)。
微电极系统:
pH微电极(Unisense,Tip直径10 μm,精度±0.05)
Eh微电极(Pt/Ir,Unisense,±5 mV)
Cd<sup>2+</sup>/Ni<sup>2+</sup>离子选择性微电极(LIX膜,Detection limit 10<sup>-7</sup> M)
2.2 实验设计
设置4组处理(n=3):
对照组(CK):仅沉积物;
植物组(P):沉积物+黑麦草;
微生物组(M):沉积物+P. putida(10<sup>8</sup> CFU/g);
联合组(P+M):沉积物+黑麦草+P. putida。
培养60天(25°C,光照16 h/d),定期补水保持湿度。
2.3 微电极监测
采样点:距根系表面0(根表)、1、3、5 mm处(图1)。
测定参数:
pH和Eh:每日定点测量;
Cd<sup>2+</sup>/Ni<sup>2+</sup>活度:每周一次(微电极校准后插入沉积物,稳定读数≥2 min)。
2.4 数据分析
重金属去除率:ICP-MS测定沉积物修复前后总量;
微电极数据用Unisense SensorTrace Suite处理,SPSS进行ANOVA分析(p<0.05)。
3. 结果
3.1 重金属去除效率
修复60天后,各处理对Cd/Ni的去除率如下(表1):
结论:联合处理(P+M)的Cd/Ni去除率显著高于单一处理,微生物使植物对Cd的吸收量提高60.2%。
3.2 根际微环境动态
微电极监测显示(图2):
pH变化:联合组根表pH从7.1降至5.9(Δ1.2),因微生物分泌有机酸(如草酸);
Eh变化:Eh从-125 mV升至+27 mV,反映P. putida的氧化作用;
Cd<sup>2+</sup>/Ni<sup>2+</sup>活度:根表Cd<sup>2+</sup>活度峰值出现在第20天(8.7 μM),与pH最低点吻合。
4. 讨论
4.1 微生物强化植物修复的机制
酸化作用:pH降低促进CdCO<sub>3</sub>、Ni(OH)<sub>2</sub>等沉淀溶解(图3);
氧化还原调控:Eh升高使部分Ni<sup>2+</sup>转化为Ni<sup>3+</sup>并形成可溶性络合物;
微生物代谢产物:铁载体与Cd/Ni螯合,增强植物吸收。
4.2 微电极技术的优势
相比传统方法,微电极可揭示:
根际重金属活度的时空异质性;
微生物活动对微区化学参数的即时影响。
5. 结论
微生物-植物联合修复显著提升沉积物中Cd/Ni的去除率;
微电极证实根际酸化和氧化还原变化是重金属活化的关键;
该方法可为污染沉积物修复提供技术优化方向。
展望:未来可结合荧光原位杂交(FISH)技术,同步观测微生物群落分布与重金属迁移的耦合关系。